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山东省临沂女孩徐玉玉因遭遇电信诈骗而猝然离世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人们在对花季女孩及其家人的不幸深表惋惜和同情的同时,也对包括电信诈骗在内的网络犯罪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并期盼公安机关、司法机关能够准确及时的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期盼司法之光能够照亮网络空间,驱散网络犯罪带来的阴霾。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们工作生活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用来从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近年来,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刑事司法中面临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涉网犯罪案件的总数在各国刑事司法中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英国国家犯罪调查局的报告显示,在2015年英国的网络犯罪数量首次超过了传统犯罪的数量。我国公安机关发布的统计结果也表明,近年来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网络犯罪高发多发,社会危害性日益凸显,打击网络犯罪已成为我国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截至8月28日,随着最后一名涉案犯罪嫌疑人的投案,徐玉玉被诈骗一案中的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悉数落网。人们在为公安机关高效率侦办此案点赞的同时,也盼望司法正义之光能够普照,盼望其他的电信诈骗案乃至所有的涉网犯罪案件都能够及时得到追究和惩治。毕竟,相对于个案正义带给人们的喜悦而言,人们更希望正义能够得到普遍实现。而且,诚如贝卡利亚所言,刑罚来的越是迅速和及时,就越是公正和有益。司法追究网络犯罪越是及时与公正,就越有利于恢复网络秩序与安全。
但是,如果本案的司法正义仅仅止步于诈骗犯罪,则其应有的意义和效果将大打折扣。实际上,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本案,不仅出于对诈骗犯罪及其造成严重后果的义愤,更在于本案涉及现代社会中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即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被称为百罪之源,个人信息的泄露不仅直接影响公民的人身自由与安全,而且容易滋生包括电信诈骗、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近年来,虽然我国立法加大了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但是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状况仍不理想——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我国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84%的网民曾亲身感受到因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37%的网民因网络诈骗而遭受经济损失。因此,在徐玉玉一案中,人们期冀司法机关能够依法惩治泄露被害人信息的相关人员,并以此为契机打击和预防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
网络空间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拓展和延伸,决非法外之地,更不能放任不法犯罪现象滋生蔓延。因而,对于发生在网络空间或者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司法应及时跟进,迅速予以回应并依法进行惩治,从而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网络秩序,守护好网络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